(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
一、风景区概况与生态功能
梧桐山风景区位于深圳市中南部,横跨罗湖、盐田、龙岗三个行政区,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31.82平方公里,是国内罕有的位于城市市区、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自然风景区。其大梧桐山海拔943.7米,为深圳第一高峰。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1420种,引种栽培植物1700种,共收集保存植物6000多种,动物和昆虫1100多种。风景区植被覆盖率在95%以上,风景林生物量101132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485吨,释放氧气6165吨,有深圳“市肺”之称。
二、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和保护工作情况
深圳市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就决定将梧桐山划为风景区,1989年开始成立管理机构,1993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梧桐山风景区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布第38号令《深圳经济特区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办法》。经过10多年的规划、保护、建设和管理,梧桐山风景区在游览服务设施和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等方面日趋完善。先后建成开放了东湖公园、仙湖植物园,风景区主体景区已陆续完成了管理处综合楼、6个管理站、好汉坡服务中心、倚天招风亭、凤凰台、1号上山公路、泰山涧等六条登山道及相应水电配套工程等项目,风景区的管理及游客服务框架已基本完成。据不完全统计,梧桐山风景区年接待游人量1000万人次以上,主体景区最高峰日游人量达11.2万人次。
近两年,我处加大了保护监管的力度,基本杜绝了乱占用地、乱砍伐、乱搭建等行为的发生,没有发生安全生产和森林火灾的事故。同时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抚育和增种营造“十里杜鹃”、“梧桐茶海”等植物景观,深受市民的喜爱。
2005年5月2日,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了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启动梧桐山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工作。2007年5月国家建设部委托专家组对梧桐山风景区进行了考评,专家组一致通过了考评。2009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国函<2009>152号)正式发布梧桐山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梧桐山已立法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梧桐山风景资源,我市还进行了专门的立法。2009年1月21日,《深圳经济特区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条例》市人大表决通过,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文规定:禁止在风景区内开发建设度假区、开发区、宾馆、招待所、医院、工矿企业、仓库、货场、射击场、住宅以及与风景区资源保护管理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梧桐山的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开展科学研究
风景区保护和建设涉及面广,科技含量较高,需多学科协同研究。风景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展科普教育,所以应立相应的机构,配备技术人员,开展科研科普工作。风景区的情况各不相同,研究的课题也各有重点,但有一点值得重视的是,生态保护的课题可优先考虑。下面以梧桐山风景区为例,介绍风景区开展科研的概况和取得效果。
1996年以来,为梧桐山风景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重点在开展资源调查、乡土园林绿化树种选育与推广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1项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科研架构、人员状况与实验设施
管理处内设生态研究所,负责有关科研工作。
风景区有中级职称15人,高级职称 4人(研究员1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工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博士1 人、博士后1人,还有高级技工5人、技术工人20人。
建有实验室一间,购置了人工生态箱、移动式自动气象站、森林资源调查仪、数码立体显微镜、分光测色仪、激光视距仪、昆虫捕捉工具等仪器设备。
建有实验苗圃1个,现有荫棚2个面积800㎡,具备育苗、扦插等繁殖技术研究所需条件。
2、前几年研究重点及承担的课题
1996年以来,为梧桐山风景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重点在开展资源调查、乡土园林绿化树种选育与推广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1项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一览表
这些课题的开展和推广应用,解决了一些园林生产和管理的难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地被与攀援植物引种试验和废弃土石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筛选出的抗干旱、耐瘠薄的绿化新品种,在废弃土石场、公路边坡绿化,与现行的喷草技术比比较,主要特点是,○1喷草见效快,3-6个月可以复绿,但是老化、退化也快,一般维持寿命为3年左右;而本技术覆盖率95%以上,一般要1-1.5年,但是,由于是多品种、多屡次的群落结构,能够自我更新演替,资源可持续发展,青山不老。○2是种植管护成本低,在种植后的管养期间,喷草“淋水淋一片”;而本技术采用的是种植槽或种植坑,“淋水淋一线”、“淋水淋一点”、即沿种植槽或种植坑淋水就可以了,节省了大量用水和人工。自1996年就开展的深圳市乡土园林绿化树种选育研究课题,已选育出适合园林用途的乡土树种30种,培育苗木30多万株,其中乔木17种、灌木5种、藤本8种,在城市绿化中已应用了20万多株,并探索和总结了它们从采种育苗到在城市园林中应用的整套技术。这些植物绝大多数是首次应用于城市绿化,本项目已通过专家鉴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美化和防护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乡土植物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也最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因而培育成本低,成效大。其次,乡土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在园林或城市森林栽植这些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招引动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使我们的庭园充满鸟语花香和维持生态平衡。第三,在城市中栽植野生稀有保护植物有助于本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当社会人口的膨胀和城市的扩展,使许多自然生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消失,直接威胁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一些昔日常见的生物种类成为稀有或濒危种。如梧桐山的桫椤、穗花杉、土沉香等,属于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这次我们对土沉香进行了大量繁育,取得明显的效果。通过对野生树种的引种和培育,将它们栽植在城市中,不仅可丰富深圳的园林,而且还可达到迁地保护野生资源目的。此外,在梧桐山风景区应用乡土树种绿化突破了多年来在海拔500米以上山顶种树难以成活的难题。
3、近三年研究重点及承担的课题
近三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把梧桐山打造成深圳版图上一颗璀璨的“绿宝石”的决策,结合梧桐山的景观建设,集中精力开展以生态景观林建设相关的理论与营造技术研究课题,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近三年开展的科研项目一览表
当前开展的课题,主要是围绕植物景观建设这个主题。梧桐山是深圳丘陵山地体的典型代表,海拔944米,为深圳第一高峰,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植物群落保存完好,既有七十年代人工造林形成的松林以及九十年代改造的相思林与桉树林等人工林分,又有经多年封山育林而形成的次生常绿阔叶林,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与山顶矮林及山顶灌草丛等植被类型。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为因地制宜、构建不同类型的生态景观林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有利于今后在深圳、全省,乃至南亚热带地区推广与应用。深圳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也需要营造一流的植物景观,“十里杜鹃”“梧桐茶海”景观的营造,将成为我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新亮点。
梧桐山目前已成为市民登高健身的重要场所,每年有一千多万人次进梧桐山风景区。而罗沙路、盐坝高速经过或穿过梧桐山,每天经过的人数不计其数,而面向其一侧山体及森林便是路人的视觉风景。因而梧桐山生态景观林的建设,将提高深圳的森林景观水平。
梧桐山,一块镶嵌在深圳版图上璀璨的“绿宝石”!
附:照片3幅
梧桐烟云
梧桐山植被
梧桐山上的毛棉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