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发来2025-2028绿牌认证,并对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成果与科学的管理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一荣誉标志着丹霞山在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可持续发展及社区共建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再次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模式地和全球丹霞地貌对比研究基地,2004年入选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5年被认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20年来,历经4次评估均获绿牌通过。2024年7月24-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了来自德国的亨宁泽尔默和马来西亚的拉莎两位评估专家对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地评估,复核过去4年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阶段性工作。
两位专家实地考察了丹霞山的科考线路、自然教育径和阅丹公路等,深入了解公园的智慧管理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地质遗迹数据库等现代化设施。此外,两位专家还与公园管理团队、当地社区代表、游客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全面了解了丹霞山的保护与发展情况。
两位专家对丹霞山自2020年以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盛赞丹霞山是一座优秀的世界地质公园。亨宁博士表示:“丹霞山是岩石、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我们都必须学会保护和传承我们共同的自然和文化。”拉莎女士则认为:“丹霞山拥有壮丽的景观,是中国最好的自然学校。”这些赞誉不仅是对丹霞山自然景观的肯定,更是对其在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科普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度认可。
此次绿牌通过不仅是对丹霞山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激励。评估专家在反馈会上提出了六点建议,包括加强丹霞地貌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当地社区合作等。丹霞山管理团队表示,将严格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水平,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发展贡献更多经验。
近年来,丹霞山针对上一轮评估的整改意见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要求,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博物馆和解说系统的改进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丹霞地貌的科学价值。同时,丹霞山在科普科研、可持续旅游、非遗与地质融合展示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通过评估,不仅是韶关市的骄傲,更是中国地质公园事业的荣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丹霞山将继续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也将在全球地质公园网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保护地球自然遗产、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