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景区动态

韶关丹霞山再添四个植物新种

发布日期:2023-02-17 11:28:46 来源:本网
打印

继2022年3月初报道了丹霞山“四大新物种”的发现,近期来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项目组又先后在丹霞山发现丹霞冷水花、香花荛花、丹霞鸭跖草及丹霞单枝竹4个植物新种,再次丰富了世界自然遗产地广东丹霞山的生物多样性。

香花荛花——花香带有兰花和茉莉的混合香气


图片


香花荛花。

新发现的香花荛花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教授、凡强副教授课题组发表。该新种的发现由丹霞山植物爱好者郭剑强提供重要植物信息,科研人员对该种进行跟踪调查,于2022年4月-5月采集到具有花、果形态的标本,经过查阅文献,并和已知荛花属物种进行严格的形态及DNA序列对比,最终确认为新种。


图片


香花荛花结构图。

香花荛花所在的瑞香科以其观赏、药用及材用价值而闻名。沉香、瑞香、结香等,均属于瑞香科植物。从瑞香科的名字可以看出,本科植物多与“香”相关,尤其是沉香属植物,其自然受伤后分泌的油脂是名贵的香料,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丹霞冷水花——“多汁肥美”的绿色精灵

在对丹霞山植物区系进行深入调查时,科研人员在沟谷崖壁之上发现了荨麻科冷水花属的一个未知种。它植株矮小,通体翠绿,茎肉质透明,像一个个玉如意镶嵌在石壁上,又像一朵朵绿色的小花在石壁上盛开。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教授、凡强副教授课题组与广西植物所韦毅刚教授课题组合作对本种开展了深入研究。冷水花属植物的花、果等结构较小,肉眼难以观察,需要借助体视显微镜甚至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通过长达3年时间的标本比对,对广东、广西、湖南等多个地点的冷水花属植物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两个单位的科研人员证实该植物是尚未被描述的新种,并合作发表。该种仅在广东丹霞山有发现,遂以发现地命名为“丹霞冷水花”。

冷水花属物种数量相对丰富,株形优美,茎叶多汁无毒,有些种类的茎肉质透明,叶片有彩色斑纹,且耐阴性较强,对园林应用和室内绿化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园林应用中常见的有泡叶冷水花、紫背冷水花、花叶冷水花等。

丹霞鸭跖草——翩翩起舞的“翠蝴蝶”


图片


丹霞鸭趾草。

鸭跖草因其花瓣独特的形状和颜色被形象地称为“翠蝴蝶” ,又因为其叶片与茎节与竹子相似,称为“碧竹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教授、凡强副教授课题组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郭微教授课题组在广东省丹霞山的植物资源进行联合调查时,发现了一个与鸭跖草本种非常相似但又存在明显不同的种,经过深入研究确定该种为鸭跖草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丹霞鸭跖草。


图片


丹霞鸭趾草结构图。

丹霞鸭跖草的茎多分枝、披针状叶片和花瓣的形状都与鸭跖草本种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鸭跖草的茎匍匐生根,叶仅基部披微柔毛,叶鞘无毛,花瓣与爪均为深蓝色,而丹霞鸭跖草的茎直立或斜生,叶两面具柔毛,叶鞘边缘具白色长纤毛,花瓣颜色为蓝色,基部三分之一和爪为白色。根据以上几个特征,在野外能较好区分两者。丹霞鸭跖草目前仅在丹霞山的少数几个山峰有发现,该种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花色艳丽,具有开发为园林绿化植物的潜力。

丹霞单枝竹——竹类一新变种


图片


丹霞单枝竹。

2021年,中科院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夏念和课题组对丹霞山进行了多次竹类资源调查,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未知竹种。这种竹子呈小灌木状,秆丛生,每节仅有一个分枝,叶片基部截平,是单枝竹属的成员。经过仔细研究后,科研人员发现丹霞山的这种竹子与单枝竹本种很相似,但箨舌和叶舌先端没有流苏状长毛而不同,因此科研人员将这种竹子归为单枝竹的一个新的变种,并命名为丹霞单枝竹。该新变种仅分布于丹霞山,它的发现丰富了丹霞山的竹类资源。

图片

丹霞冷水花。

此外,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项目组近年来在丹霞山还发现了13个广东省新记录种,如双唇兰、竹茎兰、锦鸡儿、繁缕景天、福参等,这些植物均为首次在广东省发现。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教授、凡强副教授课题组从丹霞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期间,即开始在丹霞山进行长期的植物多样性研究,不断推动丹霞植物区系的研究与验证,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研究进一步助推了丹霞山自然保护地的高质量发展,为自然保护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供了参考路径。

据了解,目前丹霞山292k㎡面积中作为游览区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区域只占五分之一,尚有百分之八十的区域为无人区,这些区域地势险峻,动植物生境特殊,仍存有大量未被发现的新物种。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