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丹霞  /  丹霞风光

下一个“网红景点”预定?这是你没见过的奇特景色!

发布日期:2023-05-11 09:18:53 来源:科普中国
打印

2023年4月22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以“珍爱地球·美美与共”为主题,邀请5 位来自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从地质、地理、地球物理学、天文学等方向讲述地球与自然的知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苏德辰带来演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质之美》


以下为苏德辰演讲节选:

美,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方面,音乐美、动物美、植物美、舞蹈美、运动美、山河美……最近几年,又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地质之美”


01

什么是“地质之美”

地质是一个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形成历史。

地球形成至今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在46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地球经历过无数次的造山运动,大自然把地表形态雕凿、塑造成各种各样奇美的风景。


2433317.png

供图:苏德辰


从地质角度来讲,从高耸的山脉、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无垠的沙漠、戈壁等大的方向到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之类小的方向,都是“地质之美”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就是说,山、水、林、田、湖、草、沙,都跟“地质之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02

“丹霞地貌”的形成与命名

图片

供图:苏德辰

上图画面是广东韶关市的丹霞山
它在恐龙时代就是一个大湖泊,周围山体隆起,有花岗岩、石灰岩等等,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许多泥沙汇集到了丹霞古湖里。再后来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的影响,这些泥沙形成了岩石,又在白垩纪后期和第三纪的时候隆升成了陆地,隆升过程中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裂隙,流水沿着这些裂隙向下侵蚀,就形成了这种以“赤壁丹崖”为主要特征的非常漂亮的丹霞地貌


图片

茶壶峰。供图:苏德辰

丹霞山景区中有一座像僧帽一样的山,叫僧帽峰

它下面的山体是传统意义上的丹霞山。以前丹霞山就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这个地方开发成了景区,整个景区就叫丹霞山,全都是赤壁丹崖。在总共不到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680座大小不等的石峰、石柱、石墙。

最初命名丹霞地貌中丹霞层的,就是下图中的这座山。


图片

供图:苏德辰

1928年,中国科学家冯景兰在这个地方考察,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岩、砾岩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科学家陈国达把由丹霞层构成的特别漂亮的地貌景观命名为“丹霞地形”。

那个时候还没有“地貌”一词,“地貌”这个词是1950年中国科学家创立的,以前就叫地形。

画面中这首诗的作者是曾昭璇,他是研究丹霞地貌的。

两岸危崖伴小舟,
米柴蔬果作山游。
锦江四面山如锦,
奇峰高处夕阳收。
曾昭璇不光是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地理学家,他还是一个诗人、作家、运动健将。

            如果我们到丹霞地貌参观,很多概念都会改变,比如说下图这座山。

图片

供图:苏德辰


许多地理教科书、大百科全书都把“山”定义为“海拔500米之上”或者“高差有多少”,后来发现这个定义不完善。这就是一个否定它的实例。

这座山只有200多米高,但它确确实实是一座山,非常难以攀爬。

苏东坡关于庐山的诗中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丹霞山也类似。

图片

供图:苏德辰

上图的画面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山,但如果从它的侧面看,就是一个墙壁、一堵墙,现在叫石墙。如果从另一面看,它就像大象的鼻子,边上还有一个小象(下图)。

你在不同的方位、不同位置去看同一座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图片

供图:苏德辰

下图是在锦江坐船的时候,望一座山的形态,这是“世界第一大茶壶”,茶壶峰

图片

供图:苏德辰

如果再把它拉近了看,会发现它是由一个一个的石柱组合起来的地貌,这些不同的石柱群构成了一个像大茶壶一样的形态。

图片

供图:苏德辰

画面中这种一层一层红色石头摞起来的景观,地理上叫“红色的砂岩砾岩交互排列”,再加上两边都是陡立的崖壁,所以叫“赤壁丹崖”。

它是因为流水向下侵蚀,等侵蚀到一定程度,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崩塌,就形成了特别漂亮的悬崖绝壁,这就是丹霞地貌最主要的特征。


图片

供图:苏德辰

03

“丹霞地貌”与张家界“峰林”的区别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丹霞地貌是位于恐龙时代就形成内陆盆地。这和张家界的峰林不同。

张家界有大量绝壁林立的峰林,但它为什么不叫“丹霞地貌”而叫“张家界地貌”呢,就是因为张家界的岩石是在4亿多年以前的“泥盆纪”的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后来经过雨水侵蚀、岩石崩裂,最终形成了上千根特别漂亮的石柱,它跟丹霞地貌不完全一样。丹霞地貌是陆相环境的红层形成的,张家界是海洋环境。


图片

张家界峰林。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日常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时候,要知其美,更要知其所以美,这就是“地质之美”。

丹霞地貌的发现、研究与推广,离不开科学家们的重要贡献:
从冯景兰提出丹霞层、陈国达提出丹霞地形,到若干个科学家,尤其是黄进和彭华把丹霞地貌扩展开来、推向世界,才能有人们关于丹霞地貌的认知越来越普及。

图片

供图:苏德辰
现在已经有1200多个丹霞地貌景区,但丹霞地貌的经典定义、丹霞地貌的原始发源地,在广东丹霞山。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